我叫赵翔,1981年出生于浙江。作为一个已年逾不惑的普通人还能在网络上展示自己,这多少有点奇怪,起码在我那个受传统教育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。
和许多80年代的孩子一样,我的人生轨迹并没有什么大的岔路。求学、入职、结婚、生子,每一项都在合适的年纪毫无意外地来到我的身边。如果非得要拿出一件值得说道的事,那就是我曾在拉萨援藏服务了18个月。时间不长,却收获满满。
初识与熟悉我的人对我的评价总是相差很多。通常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我有一种难以接近的清高感,但这其实是出于一种对自己不自然的保护罢了。时间长了,了解多了,我还是很好相处的,只不过偶尔会不知从哪里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而已。
依我的性格是不太适合在体制内工作的。在经历了20年的洗礼后,我更加确信这一点。我无意去吐槽体制内的种种陋习,也不妨碍别人去走这条路。需要知道,作为一个不愿“付出”的人,你很难去指责为什么一些愚蠢的人获得的机会却比你更好。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,有些曾经不屑的东西反而成为了我的武器。现在,我更愿意在一个小环境中安心做一点自己的事。两耳不闻窗外事,这不正好嘛!
也许是体内那股莫名的冲动还尚未熄灭。已经40好几的我总觉得亏欠了这趟难得的旅程。我当然知道不是谁都能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,但在可及的范围内尽量多做一点有益的事,从而让世界变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却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做到的。
在学习和研究了一阵子后,我决定把这件事聚焦于葡萄酒这个小圈子。作为舶来品,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总是不温不火,这可能源于数量并不够多的消费人群。他/她们面对一个陌生的东西很难跨出勇敢的第一步,又何况这东西还不那么便宜。虽然,市场中关于葡萄酒的培训从未少过,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大家对知识的渴望。而另一方面,不太景气的经济大环境也让一些天价葡萄酒放下了自己的身段。但仅仅靠目前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。
我拟想把一种新的价格模式尝试性地引入这个缺乏生气的市场,它的名字叫“顾客定价”(在国外更多简称为PWYW)。在新的模式中,那些对葡萄酒感兴趣又不敢触碰的人可以放心地先拿到一瓶酒,然后依据自己的饮用感受支付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。说白了就是:好喝就多给点,不好喝就少给点。这样一来,那些对于价格和未知的恐惧也许就会减少很多了。
当然,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玄。但当年那些伟人做的每一件事不都听起来是无法实现吗?而现在的人们也都习以为常了。我又怎会斗胆和伟人相提并论?我只想能改变一点点,无论是葡萄酒还是人性的善与恶,同时也让自己所剩不多的生命更丰盈一点就好。
